第29章 不一样的知青文学
第29章 不一样的知青文学 (第1/2页)谌荣40岁才真正踏入文坛,不过她最出名的还是她的孩子们。
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梁左,著名编剧。二儿子梁添,著名演员。小女儿梁欢,编剧,同时也是著名导演英哒的第三任太太。
魏明在北大站岗的时候,梁左、英哒都见过,他们一个77中文系,一个79心理系。
关键他在人艺那些年跟宋单单关系也很熟,没少听她骂英哒两口子~
“失敬失敬,我看过您的《万年青》,我叫您一声谌老师吧。”因为谌荣本身也是个中学老师。
“别别别,还是叫大姐吧,我入行晚,人们都说我是青年作家呢,”谌荣笑笑,她好奇地打量魏明:“那我叫你小魏可以吧。”
“当然。”
“你是今天刚来?”
“对,您来多久了?”
“一个星期了,还没改完。”她叹了口气,有点想家了。
“那看来我乐观了,我还想着五天内搞定呢。”
“可能是我这个人比较纠结吧,对了,你是哪里人啊?”
“河北人,从燕京来。”
“我也是从燕京来的,”谌荣又觉得亲近了不少,问,“你是大学生?”
“不,我在大学看大门。”
“真的假的?”
“看来我个人气质确实有问题,每个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怀疑我的身份。”魏明无奈道。
他都这么说了,谌荣只好选择相信,又问:“那你是在哪所大学工作的?”
“北大。”
“北大!我儿子就在北大啊!”
“哪个系啊,说不定我还认识呢。”魏明明知故问。
“中文系,77级的,叫梁左,个子不高,胖胖的,戴个眼镜,见人笑三分,脾气很好,”谌荣形容着自己儿子,最后补充了句,“长得不太好看。”
魏明笑道:“有印象,我应该是见过,但不熟,我也才上岗半个多月,还只是个临时工呢。”
“你已经要在《收获》发小说了,不需要为将来的工作担心的,你肯定有着大好前途。”
“哈哈,那就承大姐你的吉言了。”
谌荣已经吃完了,之后她又跟魏明交换了房间号,相约遇到困难言语一声,他们都在二楼。
魏明吃完饭上楼后先睡了一觉,到下午四点左右才二度登门《收获》编辑部。
李晓林拿出了魏明的原稿,以及自己列出的十几条修改意见,其中第一条就是小说的名字。
“驴五驴六,你这是想讽刺知青人五人六吧。”
“对啊,不可以讽刺吗。”他可是特意把原版的黑六黑七改成了黑五黑六。
这年头知青文学多是站在知青角度表现这一群体在农村悲惨生活的,这样的声音多了,魏明就想写点不一样的,写写在农村偷鸡摸狗,人嫌鬼厌的知青生活。
这两种生活都是存在的,都有着广泛的真实案例,只不过会写小说的基本都是返城知青,他们的声量足够大,所写自然是自己受苦受难的切肤之痛,所以现阶段很少见到《驴五驴六》这种类型的。
李晓林一眼相中了这篇小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角度新颖,有别于当下流行的知青文学。
不过她依然不建议直接在小说名字上开骂:“容易扩大矛盾,毕竟现在文坛很多青年作家都是靠传统知青文学成名的。”
魏明也虚心接受了这个建议,改回了原名《双驴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