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情报头子魏安德
第四百二十六章 情报头子魏安德 (第1/2页)魏安德是世袭军户,在鱼河堡担任百户亦是三代,魏安德的父亲魏链也是百户,天顺四年去世,魏安德接任,可谓是地头蛇,也是熟悉西北各方面的人材,章子俊来到鱼河堡出任延绥巡护及建平安镇后,魏安德就加入了平安伯的阵营,一直担任情报网这一块,这一次的军队改制,没有什么改动,不在军改的范围之内,在评定军衔时,荣获一个中将军衔,跟褚茂林是一个级别,可见章子俊对情报工作的重视。
到目前魏安德手下的情报网已经遍布各地,人数四千多人,每年发放的情报工作薪银就有五十万两之巨,这可是真金白银,用代金券可不行,先是用银饼银豆,铜板之类的,每次发薪银工作量巨大,因为全是做情报工作,后改为一年一次发足。
随着这些年来“代金券”在西北坚挺及新的银币铜钱的推行,在西北边关及山西,陕西,甘肃等地的情报人员可发放新的银币铜钱或是“代金券”外,其它地方还得使用银饼银豆,铜板之类。就这样每年也要将近二十万两。
好在从景泰年起,各地私铸铜板极多,朝廷也管了几次也封禁不了,天顺,成化,到现在的弘治私铸铜钱一直封禁不止,成了一大产业。章子俊就混水摸鱼才制造了历史以来第一枚大额银元一两,还有中间没有孔洞的铜板,因为家里有矿,所以当方知牛,吴安石,解林,在额仁陶勒盖发现银矿,铜矿,金矿是多么激动就明白了。在找铜银矿无意中还找到了许多其它矿石的伴生矿,也是意外收获。却不知章子俊真正看重的就是这些伴生矿。
魏安德的情报网人员招募了大量以家庭为单位,分散在各地城镇中居住,每年拨给生活银使用,除了固定的“生活银”保障外,都做起了“生意”,小商小贩,酒店茶肆,客栈以及杂货铺子等等做掩护。其工作就是收集各种各样的情报,东家的老汉偷媳妇,西家的书生写情书,南边娶媳妇,北门的死老爹,当地的官府出了什么告示等等不一而足,每月汇总到各地的分部中,筛选后再一次上报到魏安德手中。
各地情报工作的分部很好找,都是一家药铺子,驻店郎中就是情报人员管事,全都毕业平安科技学堂医生科,懂医术。不为赚钱养家,只为当地贫穷人家看病抓药。
这样的药铺子很受地方欢迎,当然是欢迎啊,虽然说不为赚钱养家,可是每年还是有许多的盈利,因为这些药铺子除了在当地收一些本地药材外,许多的药品都是由平安镇统一补给。
这些年来魏安德有一个独立的运转部门,在榆林城中新民街铜铃巷中,俞家私塾斜对面一个四面落合院,门面是陕西垂花门旁挂着牌,上写有“议事办事处”。到底是什么用途也只有少数人知道是负责间谍安插、政治策反和军情刺探监视和探听,负责对外情报工作的地方。在军队中止于营级干部。
这个机构魏安德的军衔是中将,对外及对内又分为三个部门,对外的称做“调查部”,由解林浩出任,对内的称做“保卫部”,由张亮出任,还有一个是“保密部”,由黄游出任,专门安插人员到周边朝廷兵营中及鞑靼部落中去。
这三个部门的***都是少将衔。全部来自这些年来斥候部队中表现突出的人员。比如:解林浩在河湾保卫战中,前出探军情时,九死一生拼命送达的情报,还有黄游在首战走马梁时,带着一个小旗队在屯堡内拼死坚守。张亮是章子俊带往广西一路追随的“老人”。
“保卫部”对内有逮捕权。“保密部”对外搞刺杀等。“保卫部”在自家军队及各厂矿中,安插了不少这样的人员,用来获知部队中有那些吃里扒外的人,有没有是朝廷东厂及锦衣卫的人,还有就是鞑靼的密探刺客等。
“调查部”遍布在各地的药铺子,药铺子下就是各地城镇中各种商铺,小贩,游走郎中,算命等,对外看上去就是人畜无害的一家子平头百姓经营着各种营生。这些人没有逮捕权及搞刺杀,只是收集各种情报。《平安时报》上许多各地商贸信息及天灾人祸等等就是通过“调查部”获知。比如:山东濮州地震压死了多少人。通过官府了解到的琼州府知府张桓贪财私敛,鱼肉百姓,继任的知府余浚残虐更甚。黎族人民不堪忍受,揭竿而起。应天府发大水,江潮入南京,江东门内五尺有余,没庐舍男女,新江口中、下二新河,诸处船漂入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