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大梦一场,不过小小青冢(1.17W 求月票!)
第101章 大梦一场,不过小小青冢(1.17W 求月票!) (第2/2页)飞剑?好用是好用,但难度大。
棒?有点大材小用,但非常稳,斗法中用起来也不错。
要不炼把乌钢尺?
棒与尺难度都极低,炼它们玉楼很有信心,只是可能没人会买。
嗯,其实还有更低的,比如乌钢珠.
但都能用得起上品法器了,没谁会再选珠型法器凑合。
法器毕竟是护道之宝,有消费上品法器实力的人,自然不会再轻易凑合。
忽然,玉楼看着那镜银与乌钢,愣在了原地,而后释然一笑。
他想到了红眉的招牌防御法器,镜银金缕盾,作为红眉的徒弟,玉楼自然是清楚此盾的炼制之法的。
不过他笑,只是在笑自己。
他刚刚想来想去,想的都是攻击性法器,哪怕都想到珠型了,依然在考虑没人会买一大颗上品乌钢珠去做斗法时的杀招。
这种思路其实很有趣。
玉楼意识到,即便自己平时喜欢求稳、喜欢不与人为敌,但内心深处,还是有着展露身手、斗法称雄的想法。
当慎之!
那就炼只小盾吧。
盾牌,在形制上与他曾经炼出的那只紫铜法镜类似,从结构上就有着极好的迭禁制条件。
而且,防御法器属于保命的东西,永远不愁销路。
无非是赚多赚少,亦或是勉强不亏、小亏、大亏之间的差别。
想好方案后,玉楼先把府邸的阵法开启,以防止有人打扰。
而后,将红灯笼取出,在灵气激发下,红灯火蓬勃的跃动而起。
作为红灯照代表性的灵器,这只八十八重禁制的上品灵器红灯笼有两个神通,可在玉楼手中,它最大的作用就是烧火——也算物尽其用了。
既然是制作盾牌,用来提升法器灵气敏感度的紫铜自然用不上了,而边角料血木与人面蛇妖尾皮也没了施展空间。
回忆着红眉传授的镜银金缕盾炼制方法,玉楼又拿出了块镜银。
一块八品乌钢,两块九品镜银,就是玉楼今天炼器的全部材料,镜银金缕盾所需的灵金他手头有,但玉楼没信心第一次炼器就达到红眉的水平。
因而,他直接放弃了镜银自我修复禁制、灵金化缕勾连不同灵材及增幅禁制这两点,其实,这俩才是镜银金缕盾的灵魂——红眉还是很有水平的。
总要一点一点来,玉楼有自知之明,这乌钢镜银盾能炼进去二十层禁制而不炸,他就很满意了。
“你要炼上品法器?”
老祖早就注意到了玉楼的动作,他站在门边,静静地看着玉楼摆弄那些灵材、炼器物什,已经看了许久。
“嗯,心痒难耐,不如今日就试试。”
玉楼没有回头,当然,老祖肯定不会在意。
“好,我给你护法,哈哈。”
王显周笑着坐到了门槛上,玉楼有些哭笑不得,不过也没多说什么。
显周老祖向来如此,从不在意别人的眼光,性子很洒脱。
先把乌钢扔进炼器炉,灵火激发下,其灵性渐渐开始活跃。
八品灵材的强大在于,其本身的位格比九品高许多许多。
以灵火激发材料灵性所需时间为例,紫铜被灵火炙烤半刻就差不多了,而乌钢却需要整整一个半时辰。
这种强大的稳定性代表着材料本身的不凡,如此,才成就了上品法器对多数中下品法器的碾压。
一个时辰很快过去,注意到玉楼额头上的汗水,王显周开口问道。
“需要恢复灵力的丹药吗?”
像王玉楼这样的炼器师,修习了十年练气,这种提问完全不会影响他炼器的操作。
如果炼器那么容易被打扰,那炼制时间动辄十几天起步的灵器,甚至几年十几年起步的法宝,又该如何炼?
“不用,我有开灵丹。”玉楼淡定回答。
“拉倒吧,你那几瓶破开灵丹,不如赏给下面的那些小修士。
你自己一个人,哪怕天天紧着它们用,用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来,张嘴!”
《强制爱》,但老祖对乖孙版。
开灵丹是很好的恢复灵气丹药,但这玩意吧,它上限不太行,王显周颇不以为然。
老子就是炼丹大师,你天天在我面前嗑那破开灵丹,搞得我很没面子啊。
玉楼无奈张口,王显周当即给他喂了一颗两仪涌灵丹。
两仪,指的是水火相济的两仪,水火相济,完美符合玉楼的需求。
涌灵,指的是灵气像泉眼涌出的水一样,源源不断,和开灵丹的差异,大概是疯狂挥鞭赶驴与开着跑车狂踩油门的区别。
有了两仪涌灵丹,玉楼对炼器炉中乌钢的控制就更得心应手。
在乌钢的灵性快要达到最大时,玉楼又将两块镜银扔入炉中,如此,方可让两者同时达到最大灵性,从而更进一步的炼制。
丝滑的把其他辅材一一添加,玉楼开始了对镜银和乌钢的结合。
“你这造诣不错啊,几分把握?”
见玉楼如此熟稔,王显周本不经意的心居然有了几分期待。
你问老祖为啥不期待?
多稀奇,他行走修仙界这么多年,没听说哪个练气初期能炼上品法器的。
别说练气初期了,就是练气中期、炼道也精深的炼器师,第一次炼上品法器也是个炼碎的命。
所以,显周老祖刚刚一直是种鼓励、肯定、并时刻准备着的心态。
准备什么?
准备安慰失败的小玉楼,并给他适当的鞭策与引导。
然而,王玉楼想用实力告诉老祖,他不用准备了。
“十分!”玉楼简短有力的回道,声音中满是坚定与自信。
王显周先是一惊,却没有继续出言,只默默地看了起来。
好样的,孩子,就是要有这股气,成不成的不重要,只要这口气不散,你总会炼成的!
炼器炉中,乌钢开始与镜银嵌合,这种嵌合是很有讲究的。
一方面,每块灵材的大小有限,如果只用一块乌钢,很难多在其形成的法器上炼入太多的禁制,因而需要多块灵材才能炼出一件上品法器。
另一方面,灵材的性质不同,可刻录禁制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就要根据性质组合,安排好不同灵材的形状与在法器上的位置,从而更好的发挥出禁制的效果。
比如,玉楼就把两块镜银藏在了乌钢之后,在盾牌的背面,以一个又一个的小嵌合结构为核心,将两者结合。
盾牌正面的乌钢只刻录增加防御的禁制,盾牌后面的镜银只刻录增加操控的禁制。
理论上,三块灵材组合在一起,每块最多能刻录至少十几层禁制的情况下,这件乌钢镜银盾算起来竟能刻录四十多层禁制。
但实际炼制中,不同灵材组合,灵性互相影响,刻录禁制的难度也大大增加。
在猴版的紫铜降魔杵上,玉楼可以轻松的把禁制搞的小小的,也不影响在灵气的操纵下发挥作用。
但在不同灵材组合炼制的乌钢镜银盾上,玉楼炼制的每一个禁制都要小心谨慎。
刻录时,既要根据禁制的种类安排禁制所在的位置,又要根据两种灵材的嵌合方式,为禁制安排不同的小变化。
当然,玉楼没信心在细节中掌握好那些小变化,所以他选择刻录时多留点空余。
如此,刻录禁制的上限就低了。
玉楼估计,凭自己的炼道造诣,最多能刻录进去二十层,再多,只能在某些不太稳定的地方刻录,法器炼炸的可能性就会急剧上升。
不能再拖了,如意金光,给我烧!
在如意金光的作用下,玉楼刻录禁制的水平获得了临时的加强,对炉中法器雏形的灵性把握也更上了一层楼。
然而,这时候,玉楼才注意到,自己刚刚估计的二十层,其实是错的。
如果刚刚他的炼道境界,是看山是山。
那在如意金光的帮助下,玉楼终于看清了山,发现这山不是山,而是一座大石砖垒砌起来的高台。
玉楼眉头微微一皱,加大了如意金光的激发速度,进一步提升着自己的炼道造诣。
现在,又能达到二十层禁制的水平了。
七层,操纵禁制全部搞定。
十层,乌钢盾面与镜银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十八层,现在已经炼进去八层不同类型的防御禁制了。
再来两层,太硬了也不行,需要来些韧性。
十九层,嗯?金光消耗完了。
玉楼眼中闪过遗憾之色。
就差一层便可达到该盾牌的上限,可惜。
见玉楼长长的叹了口气,王显周微微有些担心。
是失败了吗?
为什么没有爆炸声?
“成了!”玉楼笑着道。
“成了?”王显周有些难以置信。
孩子,你现在才练气一层啊,就能炼出上品法器?
一块闪着红光的盾牌从炼器炉中飞出,玉楼用灵水降温,很快,盾牌就显露了真容。
黝黑的乌钢盾面闪着灵光,盾面的四周,则是半包围的镜银,镜银延伸到盾后,形成了一个巧妙的卡托型结构,卡住了前面的乌钢盾面。
在两者之间,玉楼还炼制了四十多个连接点,每一点,都同时是禁制的关键节点。
七层操纵禁制,十二层防御禁制,互相紧密结合,组成了这件脱胎于镜银金缕盾的乌钢镜银盾。
可能墨玉油珠能通过再接四五根腿的方式拥有三十六层禁制,成为无比抽象的上品法器,但五颗墨玉油珠的价格,也抵不上这块盾牌的价格。
“玉楼.”王显周笑着摇了摇头。
“英雄出少年,从十三岁到二十三岁,十年时间就能如此,你果然是在炼道上有天赋的。”
——
炼道上有天赋算什么,没有修为,王玉楼这辈子也就只能炼炼十九层禁制的上品牛马盾牌了。
似乎是炼成了上品盾牌,但又炼的不是那么完美,从而给了玉楼一种压力与紧迫感。
在那天炼制后接下来的三个多月里,玉楼一直在潜心修行。
唯一与外界的交流,就是听取张学武、秦楚然等人的汇报。
对了,还有小鱼。
这姑娘年纪轻轻就干起了土木,可能也是知道自己这辈子有了,生怕自己做不好,辜负王前辈的信任,隔三差五就来找玉楼汇报。
静室内,坐于蒲团上的玉楼睁开了眼睛。
香炉中的三只香早已燃尽,在仙尊得注视下,他也顺利突破到了练气二层。
五个月练气二层,大概是寻常双灵根练气修士修行速度的七倍。
其实这个速度不算快。
因为所谓的最低修行速度只存在于理论上,对于双灵根的练气修士而言,他们往往都会嗑药。
灵丹嗑不起,还有灵散呢。
起身离开静室,走出府邸,玉楼来到了黄金台的边缘,往下看去,下面的建筑群已经初具规模。
大殿、宅院、园林、演武场,如同卫士一般,拱卫着金台。
远处,还能看到那巨大的水闸。
一个月前,有两只杂妖结伴袭击河湾渔港,玉楼建立的响应机制初次显威,在没有任何修士受伤的情况下,引气修士们就轻松的解决了那两只杂妖。
为了检验响应机制的效果,玉楼没让张学武与老崔出手。
因为影响了自己虐菜刷功勋,老崔还颇有微词,但不多,他现在面对王玉楼,敢说句太冒险已经是极限了。
“楚然,小比还有几天?”
收回目光,玉楼问随在身侧的秦楚然。
“两天,王前辈。”
轻轻点头,玉楼看向北方。
练气六层的王荣周驾着他那破飞舟回来了,看起来表情不太好看。
玉楼知道,这说明老祖在外面收获还挺大。
这老头儿虽然老了,但完全没有一点在窝里修养的意思,反而隔三差五的出去打野。
滴水洞天的各种灵物、灵药等等,非常丰富,每次出去打野,王显周或多或少的都能有些收获。
如果遇上运气不好的时候,他还会悄悄去滴水洞镇守修士守着的资源点里掏上一把。
“好好筹备。”玉楼又交代了秦楚然一句,转身回了府中。
拿到了河湾渔村领袖之位,为的是能腾出更多的时间修行。
王玉楼现在属于完全不问村中事,一心只向大道行。
“玉楼,哈哈哈,我在得木坳拔了两棵灵木苗,一颗是白榆木,一颗是苦心竹,还没被人发现。”
“老祖,咱不缺这点东西,您这么做太危险了,万一被洞天巡逻队发.”
“好了,我心里有数,滴水洞的洞天巡逻队都是饭桶,追了我两次都没追上,怕他们干什么?”
“万一筑基修士来.”
“那我就跑呗,而且,玉楼,你不懂,我每次只拿一点点。
那些镇守修士不想让人知道自己守着的资源被人拿了,往往不选择往上报,只会自己平账。
就拿河湾渔村为例子,我拿你十条灵鱼,你会告诉宗门自己没看住,捕上来的灵鱼少了十条吗?”
“不会.”玉楼无奈回答。
你说显周老祖的理由歪吧,细想想还真有几分意思。
王显周:谁有灵石,我抢谁的,绝不欺负穷鬼!
老人家已经一百七了,现在这种行为,颇有些‘随心所欲乱逾矩’的意思,王玉楼也拿他没办法。
“说起来,如今你也到了练气二层,但速度只有正常情况下的七倍。
要不要继续溯脉,也该做个选择了,讲讲你的想法。”
在憩息丹以及诸多其他辅助修行灵丹的帮助下,玉楼可以夜以继日的以最快的速度修行。
但因为要时不时得运癸水灵气溯脉,修行速度其实是被耽误了的。
如果不溯脉,玉楼的修行速度可能会是寻常双灵根修士的十倍多。
不用睡觉,每天花在修行上的时间可以更多。
增幅灵丹永不停,药效过了立刻续。
看起来很爽,但这种爽背后是巨大的代价。
七倍的速度意味着,不考虑丹药市场价,但从丹药炼制成本而言,玉楼每天都要耗费十三枚灵石。
这里,也没算显周老祖给玉楼定制灵丹的成本。
如果把丹药按市场价评估,再把老祖的成本加上,玉楼的修行速度,对应的是每天起码四十枚灵石的支出!
“我不想溯脉了,老祖,每次溯脉完,经脉都会受伤。
溯脉止痛需要灵丹,治疗经脉之伤也需要灵丹。
如果把这些灵丹换为增幅修行速度的灵丹,我们能省很多灵石。”玉楼恭声道。
王显周嗤笑一声,反问。
“你是在替我省灵石?”
是的,玉楼这几个月修行所用的灵丹,都是老祖免费给他提供的。
玉楼表达过想付费的打算,可却差点遭受此生第一次家暴。
见王玉楼不说话,王显周想了想,道。
“如果溯脉,你长期只能有七倍左右的修行速度,没有瓶颈的话,要五十五岁左右才能到练气十层。
如果不溯脉,你有机会实现十二倍的修行速度,玉楼,你可以在不到五十就到练气十层。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没有让玉楼回答的意思,王显周亢奋的走动,亢奋的分析道。
“不到五十岁的练气十层,有很大机会七十岁前筑基。
如此,筑基后,便有三百年的时间补道基!”
筑基后,有三百年的时间补道基,意味着未来的王玉楼,有了更多的触碰紫府关的可能。
听起来很美好很美好,美好到王显周的语气中都带上了激动。
玉楼明白,不仅明白老祖的期待,更明白这种预期只是水中月、镜中花。
他不想打破老祖的快乐畅想,最后只是道。
“老祖,咱们王氏没那么多灵石,玉楼也不愿意”
安北国王氏是不小,但随着玉楼修为的提高,他所需的灵丹也会更贵。
目前,他维持七倍速度的耗费是每天十三枚灵石,每年近五千枚,看似王玉楼自己努力些就能挣到。
但这个耗费是会不断增加的,一路嗑药修到练气十层的资源耗费,起码能买齐两套筑基资粮了。
“有灵石,不用担心,有灵石。
我会在蹬腿前给你备好相应的丹药,你就好好在此修行,什么都别管,就修行。
玉楼,我停在了练气十层,走不下去了。
你要走远点,替老祖我,去看看远处的样子,看看群仙台的样子。”
说到最后,王显周有些动情。
他躲开了玉楼的视线,转过身,默默注视着天空中的滴水天、仙尊府。
他曾是名扬四方的仙盟行走,那时,也是他最意气风发的年代。
王显周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在仙盟一步步走上去,进入群仙台。
可惜,他是没机会了。
“老祖,您不买延寿丹了吗?”玉楼的声音有些抖。
他不觉得感动,更没有荣幸,有的只是哀伤与不忍。
王显周攒了一笔灵石,打算给自己买延寿丹,这件事,族中很多人都知道。
一枚最便宜的延寿丹要耗费二十五万枚灵石,可以延寿十年。
每位修士单靠延寿丹,就能延寿最多五十年。
王显周失去了靠修为延寿的手段,自然只能找各种延寿灵物、丹药了。
“哈哈哈,大梦一场,不过小小青冢。”
王显周轻笑,转身。
“我做了很久的梦,甚至,从对丹药一窍不通,渐渐自学,变为了炼丹大师。
这梦,也该醒了,玉楼。
延寿解决不了我的问题,不过苟延残喘。
传说中,天地有轮回之大律,人死即可转世。
我只求自己转世为人,再修上一场。”
下次,老子再也不越级战斗了——显周老祖在心中默默补了一句。
见老祖如此,玉楼心中五味杂陈,想法也纷杂的厉害。
他想省灵石,心有执念的老祖想让他尽快达到筑基门槛。
两人没有多提,但却默契的放弃了讨论溯脉的事情。
旦日的点拨很关键,但如果在七十岁前甚至更早就能筑基.
溯脉不溯脉的,也似乎没那么重要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