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八章 宋徽宗出来挨打!大的来了!
第五零八章 宋徽宗出来挨打!大的来了! (第1/2页)什么玩意儿?自己大宋这是又要送了吧?!
这是赵匡胤听到韩成说宋神宗朝时,还有一个重要的事,主要是打仗之后的第一个反应。
话说,赵匡胤那也是马上得来的天下。
打仗的能力还是挺强的,不怕打仗。
可是发展到现在,他却听到韩成说,自己大宋其余的皇帝要打仗就头疼。
下意识就觉得,他们大宋又要送。
实在是被他们那优秀的打仗能力,给看害怕了。
打一次输一次。
小仗倒是经常赢,就是大战就没赢过。
惟一一次赢的,还是凑巧。
然后还给人家跪地当孙子,签订澶渊之盟,送岁币……
想想就觉得憋屈!
结果现在,后世子孙居然又要打仗了。
他怎么可能会不慌?
到了现在,他已经不想着自己大宋,能打出什么样子的辉煌战果了。
只要别输的太难看,那就很够意思了。
“韩小友,请讲吧。”
赵匡胤深吸了一口气之后,望着韩成出声说道。
见到赵匡胤,已经是做好了相应的心理准备。
韩成朝道:“这次是大宋和西夏之间的战斗。
一开始时,是经略熙河。
文人王韶曾上书称:“欲取西夏,当先复河湟。
熙宁四年八月,设洮河安抚司,以王韶为长官。
次年五月又设通远军,王韶兼任知军,经略河湟地区。
得到王安石的全力支持。
八月,占领武胜军,改名镇洮军。
十月,升为熙,并设熙河路经略安抚使司。
王韶为长官兼知熙州,本路所辖州、军,其时河、岷、洮三州尚未占有。
次年三月占河州,军行近两月,千八百里,又占宕、岷、叠等州。
宋复设河、岷、洮州,其余改为城、寨。
熙河路辖区终于全部占有,对西夏起到了抑制作用……”
赵匡胤听到韩成的讲述,不由的为之一愣。
显得很是意外。
不是……这事儿和他想象当中的不太一样啊!
居然不是那样窝囊废去送,而是赢了?!
不过,之前的那诸多窝囊的经历,让他很快又压下了心中的欢喜。
让自己先稳上一手,别高兴的太早。
实在是自己大宋的,这些破事太多了。
还是先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免得等一下有情况急转直下,让自己也受不了刺激。
“元丰四年,西夏梁太后囚禁夏惠宗秉常导致国内政乱。
宋神宗认为攻占西夏的良机已至。
趁此发动五路伐夏大战。
宋神宗部署李宪部出熙河路,种谔部出鄜延路,高遵裕部出环庆路,刘昌祚部出泾原路。
其中刘昌祚受高遵裕的节制?
王中正部出河东路,
欲一举攻克西夏兴、灵二州。
按作战计划,泾原、环庆两路合取灵州,河东、鄜延两路先会师夏州,再攻怀州。
最后四路合攻兴州。
宋廷还请吐蕃出兵渡黄河攻取凉州,以牵制西夏右厢兵力。
哦,对了,这一次出兵以李宪为主。
这李宪是个宦官。
宦官?
赵匡胤的眼皮子跳了跳。
心中的那些期待一下子就降低了很多。
有种想要骂娘的冲动。
果然还如同自己所想的那样,对于这事情,自己根本就不能抱有太多的希望!
这才刚听到了一点好消息,紧接着,就又给自己来了这么一个暴击。
以宦官为主将,这都什么破事儿?
又宦官当主帅的吗?
而且还是攻取西夏这么大的事情上!
不是说他看不起宦官,而是说宦官在这等事情上真不行。
尤其是又想到韩成,在这个时候专门将这个事儿给说了出来。
顿觉心中更是往下一沉。
只怕……十有八九会坏事。
但是又想一想,赵光义这混账东西,弄的以文御武,等一系列的破事儿。
又说不出话了。
这是宋朝的老传统了!
虽然听起来以宦官为主帅,听起来似乎有些扯淡,过于离谱。
但赵匡义干的事,直接把文武弄失衡了……
突然之间就觉得,自己把他直接给弄死,过于草率了……
“五路中,李宪以大将李浩为先锋,由临洮出发,翻越马衔山,至康古城,进而取西市新城。
九月二日,攻克兰州。
李宪设帅府于城内,并建置兰州。
李浩为知州。
次年正月,宋廷改熙河路为熙河兰会路。
兰州归入北宋版图。
种谔作战积极,率所部沿无定河西进,起初势如破竹。
通过一系列间接攻城战略的运用,先后攻取了西夏的米脂寨、石州、夏州、银州等地。
但很快就因为军粮供应不继,又逢大雪,部队非战斗减员达三分之二以上……
泾原路刘昌祚部作战勇猛,乘胜直抵灵州城下。
但高遵裕缺乏对战局的整体把握,在缺乏攻城器械、后勤不足的情况下盲目命令刘昌祚直接攻城。
宋军屯兵坚城之下,围攻十八日不克。
而西夏军放黄河渠水灌淹宋军营地,又断绝其粮饷之道。
宋军士兵因冻溺饥饿而死者极多。
宋廷因此下令班师……
此战宋军只占领了银、石、夏、宥诸州和横山北侧一些军事要点?
使西夏在横山沿边地带,不敢耕者二百余里。
但相比于消灭西夏的初衷,战果确实不怎么样。
元丰五年九月,给事中徐禧、鄜延道总管种谔带兵攻夏。
准备一举灭夏。
徐禧等人攻入西夏横山地区,直逼西夏首都兴庆府。
为了灭夏,徐禧等人在永乐川筑永乐城。
西夏梁氏遣统军叶悖麻、咩讹埋等,领六监军司兵三十万攻永乐城,
徐禧不听部下高永亨突袭敌军的正确谋略,而以兵万人列阵城下。
夏军渡河后,向宋军发动猛攻,宋军战败,退入城中。
夏军兵围永乐城,截断流经城中的水源。
沈括以及宦官李宪等人的救兵受阻。
由于怨恨徐禧,种谔未予援救。
夏军终攻破永乐城,徐禧等人死难,宋军战死士卒、役夫二十余万……
……
“砰砰砰……”
韩成的房间之中,很快就响起了一连串砰砰的声响。
赵匡胤再也忍不住了,整个人发疯一般的,在这里疯狂的打砸起来。
打的都是什么破仗?!
简直就是在那里把人养死里坑!
神宗勇气可嘉,可是这仗打的实在是太稀烂了!
害死了多少人!
打仗不是这么打的?
他这个时候,是真的很心疼那众多死掉的将士。
就是因为那诸多的破事,都永远的留在了那里。
虽说慈不掌兵,赵匡胤不是一个心软的人。
可是,看到他们在这些愚蠢之人的带领之下,就那样的死掉了。
还是异常的难受……
真的说起来,宋神宗和前面的那几个皇帝比起来,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也正是因为不错,所以他才对他有了不少的期望。
而王安石的变法这件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国家手里面有钱了。
结果现在来了一个五路进攻西夏,还大败而归。
那这等于是,这一下子就把这些年来,好不容易给积攒下来的钱,都给回挥霍了一个七七八八。
有了这一次的惨败,那接下来很多事儿,又会变得特别的艰难……
造孽!
当真是造孽啊!
哪怕赵匡胤一开始,就努力的降低了自己的期望。
但此时听到这些后,还是忍不住深受刺激。
总觉得这些人,把事情干的是当真稀碎……
“宋神宗在此之前,从来没有想过西夏之战会失败。
更不会想到,居然还败的如此凄惨。
所以得到消息后,是大受刺激。
元丰八年正月初,由于对西夏战事的惨败,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击。
病情恶化。
大臣们乱成一团。
王珪等人开始劝赵顼早日立储。赵顼此时已经有不祥的预感,无奈地点头同意了。
神宗六子赵佣,改名为“煦”,被立为太子,国家大事由皇太后暂为处理。
时年十岁……”
韩成等到赵匡胤看起来心情平静下来了一些之后,便又一次开了口。
赵匡胤也又一次陷入了沉默之中……
“在大宋的这众多皇帝里,宋神宗和他们比起来的话,已经是很不错了。
算是除了你之外,最能拿得出手的皇帝了。
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贬官之后。大宋的变法并没有停止。
而是由他这个皇帝,从由幕后走到了台前,亲自主持。
然而,变法依旧伴随着反对的声音。
失去了王安石,赵顼本就很难受,又要独自面临巨大的压力,不免有些恼火。
于是,他决定实行更为强硬的手段,来推行新法。
严惩反对变法的官员。
赵顼没有停止改革的进程,经过他的不断努力,宋朝基本建立起了更有利于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其基本制度一直实行到宋朝末年未再进行大的变动。
他经过深思熟虑,下决心对官僚体制进行改革。
首先对朝堂机构进行整改,使‘台、省、守、监之官实典职事,领空名者一切罢去,而易之以阶,因以制禄’。
适当合并机构,裁减官员。
使官员名实相符,有职有权。
设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统管朝堂行政。
中书省主管宣布皇帝命令,批复臣僚奏议,决定重要官员的任免。
下设吏房等八房办事机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