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三问,纳下师爷
第三百八十六章 三问,纳下师爷 (第2/2页)“我站在洛阳镇看,皇帝错了,如此独断专行的决策,害了不少百姓!”
李承义终于豁了出去。
萧成站了起来,面色冰冷。
顾正臣抬起手,示意萧成老实待在原地。
李承义继续说:“我站在那些被海寇杀死的百姓坟墓前看,皇帝是对的,因为他的举措,保护了不少百姓。”
顾正臣笑了。
这不是一个海瑞型的人,海瑞黑白分明,连个彩色都没有,他却很清楚,看待事情不能只看一面,有些政令确实出了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项政令一点利处也没有。
“第三个问题,你敢出海去杀海寇吗?”
顾正臣问道。
“敢!”
李承义没有任何犹豫。
自己连死都不怕了,连皇帝错了的话都敢说了,还怕什么海寇!
顾正臣满了酒,端给李承义:“我帮你拿到沉船案卷宗,并帮你惩处真凶。但你要想清楚,跟了我,很可能一辈子没个自由,另外,我这个人虽然好伺候,却很容易得罪人,说不定哪天就会被人整死,到时候你也难幸免。”
李承义举杯,一饮而尽,然后猛地摔碎酒杯:“君子的话,掷地有声,身万死而不改。”
顾正臣有些心疼,你至于摔杯子嘛,至少两文钱。
“我身边还缺一个师爷,看你有些眼力,善于观察,便跟在我身边办事吧。”
顾正臣答应留下李承义。
李承义欣喜不已。
然后,和萧成一起打地铺。
天色还不亮,顾正臣等人便已起身收拾。
李承义对洛阳镇很熟,但为了不暴露行踪,特意戴了帷帽。
“老爷,我们去哪里?”
李承义问。
“晋江城。”
顾正臣大踏步而行,至江边处,看着宽阔的洛阳江不由得有些震撼。
河流的宽度至少有二里远,甚至可以比得上金陵外长江的宽度了。
“那里是?”
萧成抬手指向上游。
顾正臣看去,只见不远处的河面之上,竟有一座长长的石头桥,犹如巨龙横过,将南北两岸连接在一起。
桥?
顾正臣有些难以置信,长江之上可没一座石头桥可以连接两岸,南北通行都靠船只,可这里竟然有石头桥?
李承义看了看,说:“那是洛阳桥,也叫万安桥。是北宋时泉州太守蔡襄带匠人与百姓,历时七年之久造成。”
“它就是万安桥?”
顾正臣想起来了,这座桥可是“海内第一桥”,与北平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一起,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桥。
“既然有桥,为何还要坐船?”
顾正臣想起沉船案,看向李承义。
李承义哀叹一声:“桥是通的,也能走过去,只不过百姓家过不起。桥对岸有人看守,无论是商贾还是百姓,只要路过,一律收十文钱作为过桥税。若不给钱,便不让通行。”
顾正臣被气笑了:“蔡太守当年修桥,便是为了百姓通行方便。三百过年过去了,桥梁还在,可竟被人收起了过桥税,当真是滑稽、可笑。长歌,你知是谁在收税吧?”
“收税的人名为周豫,身边有二十号打手。”
李承义没有隐瞒。
顾正臣皱眉:“他在府衙有关系,如此明目张胆收税,府衙那里总需要打点好吧?”
李承义微微摇头:“据父亲说,周豫并不是府衙的人,而是泉州卫的人。当然,这些消息只是听来的,做不得准。”
“泉州卫!”
顾正臣心头一沉。
若这是真的,那可真是军、政一起贪腐,泉州府彻底烂到根了。
萧成活动了下手腕,颇是不屑地说:“直接打过去,只要打了他们,背后的人总会跳出来。”
顾正臣止住了萧成:“此事不急,莫要打草惊蛇。”
萧成有些意外。
顾正臣没有解释,眼下局面有些复杂。
府衙、泉州卫到底是分开贪污,还是沆瀣一气,是你玩你的,我玩我的,还是彼此关照,称兄道弟,顾正臣不能一棍子下去,两头都给敲了。
自己现在势单力孤,老朱说给自己调来一个人,自己还没见到。别到时候,帮手没到,自己先被人家联手给玩死了。
“去渡口,坐船前往晋江城。”
顾正臣没有走万安桥,而是选择前往万安渡口。
渡口处,有乌篷小船,也有稍大一些的船,小船一趟二文钱,稍大些的船一趟三文钱。
大船缓动,碾出波光。
日出东方。
顾正臣凝视着太阳,它从东海黑暗的深处升起,开始一点点驱散人间的阴霾。
晋江城,该放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