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 > 第361章 求知欲

第361章 求知欲

第361章 求知欲 (第1/2页)

3020年6月底,欧青岚率领数十万人组成的庞大项目组完成人类第一枚暗能量黑洞炸弹的试制。
  
  结果喜人,但关于要不要进行引爆试验,各方面产生争论。
  
  陈锋主持召开会议,他不发言不表态,只聆听各方面意见,同时讲述自己在上次战役时决策的心得体会,却将决定权交给其他专业人士。
  
  众人的争论很激烈。
  
  各方面人员在会议上精致分析各抒己见。
  
  有下面几大要素:
  
  其一,黑洞炸弹的制造难度远大于涉粒子炸弹,预计到战时也只能完成不足十枚。
  
  数量有限,炸一枚少一枚,必须省着点用。
  
  此外,人类还有另一个逻辑困境。
  
  没人知道黑洞炸弹能否打开太阳穹顶的封锁。
  
  如果黑洞炸弹能短暂的在穹顶上开个洞,那么的确可以考虑提前引爆,并让尽可能多的火种舰与萌芽舰提前离开太阳系。
  
  可如果不能,提前引爆炸弹自然也相当于暴露人类的底牌。
  
  入侵者很可能临时更改战略模式,让战争走向变得陌生与不可控。
  
  譬如入侵者抵达之后推迟放开太阳系屏障的时间,等待新的援兵抵达,集合兵力后再做打算。
  
  或者入侵者压根不放开屏障,只进一步近距离操控屏障,用无数年的时间持续压缩太阳系,直到将人类文明挤死在里面。
  
  又或者入侵者抵达之后既不进来,也不压缩空间,只持续往太阳系内投放高能物质,将太阳系内的环境加热到不可忍受的地步,如铁锅炖肉。
  
  这三种可能出现的局面都会让陈锋的努力化为乌有。
  
  所以,这黑洞炸弹还真不能轻易试炸。
  
  到底有没有机会提前逃走一部分人?
  
  这个问题注定成为得不到答案的无头悬念。
  
  各大研究院里都有专门的科研人员对太阳穹顶进行长期分析,但到目前为止,均无建树。
  
  人类对其力场结构、分解物质和能量的原理依然一无所知。
  
  因此,不可能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结论,只能实际引爆看看效果。
  
  但考虑到潜在的巨大风险,会议最终决定不试炸。
  
  “继续加大产能,囤积更多黑洞炸弹,九月份时再决定如何分配。”
  
  这是最高首脑会议的最终决定,陈锋不反对也不表态支持。
  
  不是他装逼,而是他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弄。
  
  3020年7月1日,陈锋的基因唤醒度正式突破38%。
  
  他是第一个唤醒度冲破38%的人类,领先已达37.8%的林布0.2%。
  
  随着唤醒度持续升高,他从脑波协同共振训练中获益的速度终于稍微放缓。
  
  陈锋很清楚,不是自己的身体达到了极限,是脑波协同共振训练这门科技的效能渐渐达到新的极限了。
  
  这半年多一点时间里,陈锋和所有人一起,几乎做完了一切能做的尝试。
  
  有成功,自然就有失败。
  
  陈锋极度看重的种植计划几乎毫无寸进。
  
  种植计划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可别说种出第一个零件了,就连稳定的人造生命基因组都没设计出来。
  
  起初,项目组最宏大的构思是用一个基因组囊括整艘战舰。
  
  后来发现难度过大,退而求其次,将战舰划分为十余个组成模块来设计基因。
  
  然后发现模块的难度也太大,继续缩小范围,从更小的功能单元开始切入……
  
  现在设计方案已经变成了一个简单的舱体结构物,依然希望渺茫。
  
  更无奈的是,越是深入,研究人员便越是清醒的意识到,设计一根螺丝钉的“基因”与直接设计出完整战舰其实并无本质区别。
  
  难点不在那些看似冗杂的定向表达细节,而在于从无到有的制造出一个太阳系内原本不存在的生物种类。
  
  若非陈锋是该项计划的坚定支持者,种植项目组里的研究人员只怕早已精神崩溃撂挑子不干了。
  
  立项、尝试、推翻、重新立项……
  
  种植项目组始终在如此痛苦的摸索中蹒跚前行。
  
  3020年7月7日,陈锋参加了一堂种植项目组的阶段性会议。
  
  他仔细翻阅了研究进度表,看了不少错误答案,脑海中灵光乍现,提出了个被人忽略大半年的构思。
  
  “既然事实已经证明从无到有设计出一种新生命的难度,那么我们得尊重事实,尊重大自然。我们为什么不尝试性的在地球上原有的基因库中提取财富呢?”
  
  “比如依托于蓝鲸、恐龙的基因去设计战舰,再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一些功能化的微调。既然没办法直接长成动力舱,那么我们就把动力舱做到每一个细胞结构中去。将能产生反物质并生成电力的病毒嵌合进生物战舰的细胞,那么每一个细胞都是动力舱。我们让蓝鲸战舰在太空里游起来。”
  
  “其他部位也同理,比如武器系统。我们在近战武器系统里嵌入雀尾螳螂虾的基因。中程武器里嵌入射炮步甲虫的基因。”
  
  “至于单人的小型飞行器,我们则嵌入蜻蜓……”
  
  话讲到这里,陈锋短暂的愣了一下。
  
  他想起复眼者的蜻蜓战机。
  
  其他人也陆续反应过来。
  
  众人哈哈大笑。
  
  原来如此。
  
  搞研究便是这样,一些明明普通人就能反应过来的看似简单的道理,一旦钻进牛角尖,即便是群体智慧一起开枝散叶,也没那么容易走出来。
  
  或许陈锋提的点子曾有人想到过,但这人手头有一个原方向的小任务,他寻思做完手里的事就往上面打报告,结果等他一回过神,便好几个月过去了。
  
  还有可能本就有某小团队在开发这个方向,但技术能力和资源分配不足,迟迟拿不出成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