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戴森云
617-戴森云 (第1/2页)当人类史上第一艘外星系移民飞船黑光号进入了亚空间时,它便已经消失在这座宇宙中,不会有信号传递回来,陈晨也无法知道它是否成功,是否困在亚空间内,又或者直接消亡。
在它返回太阳系前,没有人知道黑光号的一切。
而现实的这一边,陈晨针对亚空间航行的实验还在继续着,并没有因为黑光号的任务就懈怠下来。
同时,随着亚空间引擎的诞生,陈晨这边又擅自制造了十艘体积堪比航母的大型运输船,这些船上则能够搭载上千艘长度不过十来米的小型无人开采船。
这样一来,大型运输船完全可以每次直接在火星轨道上直接跳跃进亚空间,然后在冥王星的曼德维尔点驶出,最后进入柯伊伯带,在那里采集更多的资源带回人类社会。
一来一去间,便节省了无数的时间,同时短暂的亚空间航行危险性也并不大,就算遭遇危险某一艘大型运输船损毁了,这种损失也完全能够承受。
同时,这种简洁高效的资源采集体系,也令陈晨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什么,您要建立戴森球?”
生命科学城的黑光大厦顶层,小X不可置信的看着陈晨,似乎是想看看他是否是在和自己开玩笑,“我们暂时并不缺能量,您真的打算这么做吗?”
“不,建立戴森球是完全划不来的。”
可是,陈晨却出乎意料的摇了摇头,“先不说技术上的可行性,光凭我们现在拥有的资源,想要建造出包裹太阳的戴森球,恐怕要拆掉整个太阳系的行星还差不多,我要建造的不是戴森球,而是戴森云,或者说是戴森环……”
陈晨露出畅想的神情,缓缓站起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虽然如今我们的核能燃料主要是海水中的氘与月球上的氦-3组合进行核聚变反应,可是月球上的氦-3依然是有限的,根据目前的勘探,月球上大约有七十万吨氦-3存在,根据2040年人类社会的用电标准,七十万吨氦-3可供人类使用三百年。”
“三百年对于人类来说,已经很多了。”
小X顿时劝说道,“或许三百年后,人类还能发现新的氦-3矿,乃至新的能源也说不定呢?”
“话虽如此,但为什么不现在就行动?”
陈晨话语一转,反问道,“而且别忘了,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多,可是你是否还记得2020年的用电标准?”
“2020年?”
小X顿时一怔,随即醒悟过来脱口而出,“二十年前,全球发电量为28000亿千瓦时,而2040年,全球发电量为560000亿千瓦时,同比增涨百分之两千。”
“没错,也就是增涨了二十倍!”
陈晨郑重道,“二十年后的人类用电需求,是二十年前的二十倍,这个数字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还在继续扩大着,你能说十年后,月球上的氦-3资源,还能让人类使用三百年吗?”
顿时,小X沉默下来。
如果人类的用电量按照这个指数不断膨胀,不要说三百年,恐怕最多五十年,月球上的氦-3资源就要消耗一空了。
“所以,我们绝不能将所有鸡蛋都装在一个篮子里。”
陈晨叹息一声,“在目前可见的时间中,我们就要寻找新的能源出路,而现在,一个出路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上百年之久,这也是我们目前为止最佳的出路……”
小X闻言有些理解的点了点头,“原来如此,这样一算的话,我们的确需要研发戴森云了。”
所谓的戴森云,其实和戴森球是一个东西,唯一的差别是体积的多寡,而戴森球这个概念,则是爱因斯坦的助手——弗里曼·戴森于1960年就提出的一种理论。
他曾经畅想过,地球这样的行星本身蕴藏的能源是非常有限的,远不足以支撑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一个恒星系统中,绝大部分能源——来自恒星的辐射都被凭空浪费掉了,虽然人类有太阳能这种装置,但接收的能量和太阳每时每刻总辐射的能量相比,可谓是沙漠中的一粒沙。
因此他认为,太阳是宇宙对人类的一种馈赠,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必然有能力将太阳用一个巨大的球状结构包裹起来,使得太阳的大部分辐射能量被截获,只有这样才可以获得足够的能量去支持人类文明的发展。
于是,在他的设想中,戴森球出现了——这是一颗直径2亿公里左右,用来包裹太阳的巨型人造结构,这样一个结构是用环绕太阳的卫星所构成,完全包裹住太阳表面,并且通过类似太阳能转化的方式,截获太阳上发出的绝大多数的能量,并转化为人类所需的电能。
这就是戴森球的定义了。
只是,后世对于这个理论进行了反驳,因为在大部分人看来,普通的文明是没有制造戴森球的能力的,因为那种直径超过两亿公里的巨型天体,需要耗费普通文明上千乃至上万年的时间,同时更要消耗整个星系几乎所有的物质,这对于普通文明来说完全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工程。
而如果是那种挥手间便可以追星拿月的高级文明,它们自然已经有了更高级的能量转化技术,根本不屑于戴森球的建造。
简单来说,戴森球这种设定着实有些鸡肋,用得上的文明没有能力建造,而有能力建造的文明却又不一定看得上,就是如此了。
于是渐渐地,后世根据戴森球的设想,设计出一种折中的方案,那就是将戴森球变成一圈圈圆环,无数的圆环环绕着太阳,就好像太阳上空的云彩一样。
和戴森球的工程量相比,戴森云可能只有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当然获得的能量也会相应减少,不过好处是人类可以随意控制建造周期,并迅速收获相应的太阳能源,随着人类不断发展,还可以不断增加戴森云的数量,直至未来某一天彻底形成戴森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