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444章 守望

第444章 守望

第444章 守望 (第2/2页)

当初,刘健愿意去山东,那是几番操作、再加上刘健本身也有刘木头的称号,愿意践行做官为民之心才得以促成
  
  实际上一般内阁的首揆不太可能再去一省当个布政使,这和面子有些关系,更主要其实也是政治。
  
  但凡有一点史观的人都清楚,出仕为官啊,往上走确实难,但更难的是往下走。
  
  千百年来,当大官的人很多,但好好落地的人,极少。
  
  就像此时,内阁阁老这种能量的人,要打倒他会有很大的风险,相当于是摸老虎屁股,所以一旦他真的出现颓势,那就要打到底。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
  
  不把他弄死,留个半死在那儿,万一立个什么功,或是皇帝消气了,再把他弄回来当阁老,作为他的对手,伱说闹心不闹心?
  
  这个道理,刘健、李东阳这种人自然都明白。所以要退,就退回老家。
  
  那种时候政治对手一般会顾及一些自己的名声,再加上你显得无害,老得不能动了,反而安全些。
  
  对于刘健来说,他还好,因为他身后是李东阳和谢迁,这两个人不会天天罗织罪名陷害他。
  
  可李东阳和谢迁就没那么好运了。兵部尚书王炳明里暗里的推动一些事情,他们能不知道?
  
  包括这次争银子,双方之间有些矛盾,如果他们退而不休,王炳就会如鲠在喉。
  
  所以他们倒没想过走刘健的老路,
  
  直到王鏊表达这个意思。
  
  两个人都沉默了。
  
  王鏊也不客气,他与谢迁本就是好友,继续劝说,“我听闻山东今年的税赋是涨了的,希贤公我也见了,倒比往年显得更加精神些,与之交谈,多是农桑之事。陛下至今也觉得,当初这份安排颇为巧妙,甚至有几分自得。千百年后,这份君臣之义也是一段佳话。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不好,怎么你们两位都沉默了?”
  
  谢迁回道:“济之,不管是我还是宾之,当官多大从不是我们的追求。”
  
  “这我当然知道,我也相信。”
  
  李东阳则问:“济之要入阁了吧?”
  
  王鏊一愣,“此事还要看陛下的意思。”
  
  这还有什么好看的。
  
  当初要不是去浙闽任什么总督。王鏊肯定在正德元年就入阁了。
  
  现在拖上一段时间,等他们二人离开,朝堂之上,谁还能排在他的前头?
  
  顾礼卿么?
  
  他资历还太浅。
  
  杨廷和?那也没排到呢。
  
  “若是有济之在,我们两人的这条老命,倒也还保得住。”
  
  他这么一说,王鏊马上就听明白了,他说了另外一层意思,“陛下不允许的事,谁也办不成。”
  
  李东阳点头,然后笑了笑,“其实,陛下确是个厚道人。”
  
  王鏊的意思,皇帝把你们下到那个位置,目的就达到了,不会再允许有人动你们。
  
  因为真想置你们于死地,何必分两步走?先走一步,然后让人去构陷?哪里要那么麻烦,一步就到位了。
  
  “不过济之,我确实也老了,于乔或许要再辛苦辛苦。”
  
  “不急,至少答应陛下的这两件事要先做完。”
  
  王鏊也不知道再说什么,只得起身拱手,“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只有一个山东得了希贤公。还请两位为了万千生民慎做考虑!这次的事情也是,陛下不是圈田,而是分田,分给百姓,有些愚人不懂,但两位难道不知陛下的良苦用心?
  
  弘治年间的时候,孝庙于外戚多有照护,当中也有侵占民田等事,当初我们这些人,哪个不是极力上疏要孝庙下令,还田于民?现如今今上不必我等相劝,主动做此事,便是勋臣、官员之田不愿意退,陛下也是考虑百姓要紧,立马退了宫中庄田。我以为,若是陛下要再增几处皇庄,内阁和朝中大臣才该冒死力谏。”
  
  李东阳叹气,“只是怕有些急了,万一闹得动荡不安呢?”
  
  “百姓之生死,本就是急事。况且,就是急了又能如何?朝中大臣支持,军中整训有精锐,那便稳如泰山。什么叫动荡不安?内阁在这件事上若是反对陛下,才会加剧不安。因而,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该支持陛下才对。”
  
  分田这种事的确敏感,眼下圣旨还是分皇庄,所以问题不大。
  
  后边儿那些个知府把一些文官、勋臣、大户的田都拿出来晾晒,那局势就难说了。
  
  但事情办到这里,就是死也不能停,一停,这件事永远办不成了。因为下次像顾人仪这样的人可能就不会提着脑袋去拼命了。
  
  因为你皇帝放弃过、妥协过、害怕过。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