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六十三 刘备开始改革
七百六十三 刘备开始改革 (第2/2页)礼部有一部分大鸿胪的职权,但是大鸿胪还专门负责了对外事务,尤其是眼下,这个大鸿胪由董卓担当,专司向西域开拓,是大汉第三帝国未来的一个重要国策。
所以刘备就打算把大鸿胪当外交部来用,其对内的职权转移给礼部,对外的职权保留给大鸿胪。
宗正就不用说了,也予以保留,这个是专门针对皇家、皇族、汉室宗亲的管理职位,刘备准备在此之后对汉室宗亲群体进行一波操作,宗正这个职位很重要,职权予以保留。
大司农更简单,所有职权合并到户部和农部,全部属官裁撤,只剩下他自己。
还有少府因为把控的是皇帝私人的钱袋子,在特殊时期是有重大作用的,所以刘备决定保留少府,管好自己的钱袋子。
而且在新的时期,刘备决定把宦官、宫女、中央大厨房的管理权限也交给少府,使得少府成为正儿八经的皇家大管家,管理一切宫廷内部的日常生活事务。
只不过在涉及到内宫的具体操作上,少府需要向皇后请示,得到皇后的许可之后才能操作。
于是,大汉第三帝国的三公九卿,只有大鸿胪、宗正和少府予以保留职权,依旧行使部分或者全部的权力,其余九个职位只剩下他们自己,没有任何属官和职权,纯粹是荣耀、吉祥物。
当然,俸禄照给,福利照给,属于只拿钱不干事的荣耀职位,专门用来给老官员养老,对于一些已经没有雄心壮志、只想混吃等死的人来说,很有意义。
另外,在刘备担任大将军执政时期,也有一些其他的部门职位发挥了重大作用。
比如执金吾,这个曾经的荣耀职位、后来的救火大队长,被刘备赋予了军事法庭大法官的职权,专门管理军队的军法执行与军法解释,这个职位刘备决定保留。
军队的军规军纪不仅需要军队内部来把控,外部设一个军事法庭予以震慑也是很有必要的,更深入一点来说,军事法庭的设立可以有效杜绝文官政府干预军队内部事务。
刘备可不想让一群没有战争经验的文官把手插到军队里面乱搞,那只会让军队的战斗力急速下降。
另外司隶校尉这个司隶地区的最高监察官员,在刘备看来,在新的时代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原先,廷尉、司隶校尉和御史大夫成为大汉的三位重要的司法长官,司隶校尉存在的意义也和东汉的地方郡国分离倾向和三河、三辅地区的特殊地位有关系。
而在刘备主导的大汉第三帝国,他已经决定把司隶地区作为一个正式的行政区来安顿,他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地域平等政策,着力于消除地域之间的官方歧视。
所以司隶校尉这个特殊时期的特殊存在在刘备规划的蓝图之中是没有意义的。
司隶地区将正式成为一个地方行政区,司隶地区也会设置专门的行政长官,所以司隶校尉可以裁撤,但是司隶校尉的职权和那一千五百名熟练的中都官徒吏不能就此消失。
他们将被全部合并到御史台当中,成为御史台的一部分。
在大汉第三帝国,八部之中的法部,御史台和新设立的中书台将成为大汉的新·三法司——法部负责司法,御史台负责监察,中书台则负责执法。
而至关重要的立法之权,则由皇帝、三法司联席会议来执行,皇帝在其中是不能缺位的。
另外,刘备裁撤了大将军府、骠骑将军府。
他不喜欢二重君主的潜规则,所以在大汉第三帝国,他主要就是要打击这个潜规则,由此首先动手的就是三公的公府和两个将军的将军府。
如此,三公府和大将军府、骠骑将军府这五个中央层面可以合法辟召全国官员、构建自己的政治网络的公府就全部被裁撤、其全部的意义都被合并进入八部体系之中。
眼下还不是时候,等后面局面彻底安定之后,刘备就会宣布高官开府这件事情将不再具备可能性。
他甚至会把州刺史和郡太守的开府之权也给限制住,并且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使得二重君主潜规则在大汉第三帝国没有任何市场,逐渐走向消亡。
最后,因为刘备继承了大汉第二帝国的优良传统——不置丞相,而以皇帝的身份直接执掌八部,这会使得皇帝面临的压力非常巨大。
所以刘备决定改组尚书台,吸纳进入部分大将军府的吏员,改尚书台为内阁,使之成为皇帝的私人秘书部门,协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并且成为皇帝培养年轻、亲近之臣的重要场所。
于是大汉第三帝国的中央政权架构改革就在刘备的蓝图之中完成了。
三公九卿制度虽然还存在,但是实际上已经成为历史,中央以皇帝为尊,皇帝之下,直属吏户礼军法工农学八部。
吏部负责官员的考核、遴选、升迁降职等等事务。
户部负责全国人口、财政事务。
农部负责全国的土地、农业事务。
礼部负责全国礼仪规划、祭祀事务。
学部负责全国教育事务。
军部负责军队后勤管理事务。
法部负责执行《汉律》,执掌司法之权。
工部负责全国建设工程事务。
八部之外,也有其他的常设中央部门。
御史台,负责监察官员。
中书台,负责全国郡国兵管理和日常执法事务。
大鸿胪,负责外交事务。
执金吾,执掌军事法庭,负责军事司法。
宗正,负责皇室、皇族、汉室宗亲事务管理。
少府,负责皇帝私人钱袋子、宫中仆役、中央大厨房的管理。
内阁,皇帝私人的秘书部门,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至此,行政方面和司法方面的搭建就被刘备完成了,雒阳朝廷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工作就是根据刘备的要求,重新搭建中枢体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