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 第二百五十八章:议政,定国策

第二百五十八章:议政,定国策

第二百五十八章:议政,定国策 (第1/2页)

萧逾明差人将卫渊所写的劄子加急送到京城时,卫渊内心的忧虑并未得到缓解。
  
  相反,更觉千头万绪,不知该从何处施为。
  
  嘉佑六年,十一月底,卫渊返回京城。
  
  此刻,张桂芬早已收到消息,卫渊于今日要返回京城,所以早早地就将卫恕意等人请来,打算好好热闹一番。
  
  整座侯府也瞬间像是焕然一新般,不仅张灯结彩,甚至还铺上了红毯,只为图个喜庆。
  
  然而,等卫恕意、如意她们来了以后,直至晌午,却也不见卫渊踪迹。
  
  张桂芬只好差人去打听,才得知,卫渊刚到京城,正打算归家时,就被皇帝叫了过去,说是要议事。
  
  无奈之下,张桂芬等人只好继续等待。
  
  在卫渊离开的这些时日里,除了两相之争带来的影响之外,京城之中倒是无大事发生。
  
  只不过,卫恕意接连染上两次风寒,身子骨有些虚弱,至今为止,仍是没有好利索,不时还会咳嗽几声。
  
  侯府正堂里。
  
  张桂芬见她面色有些难看,忍不住开口道:“大姐,要不您先去休息会儿?”
  
  卫恕意点了点头,“也好,官家唤小弟去议事,只怕一时半刻是回不来了,你们也不用在这里等着,各自去忙,待晚些时候再回来。”
  
  说罢,又咳嗽了几声。
  
  见状,张桂芬问道:“要不要请御医来为大姐诊治一番?”
  
  卫恕意摇头道:“不过是风寒未彻底好,怎能劳烦御医来此?”
  
  像是忠勇侯府这样的勋贵家族,家中一旦有人生病,是可以请御医前来诊治的。
  
  明兰道:“前不久,倒是请了城中一位医师来为我娘亲诊治,那医师说,我娘亲生木哥儿时伤了元气,加之未曾好好修养,身子远弱于常人,只能慢慢来养。”
  
  卫恕意瞪了明兰一眼,又看向张桂芬,“这事就莫要告诉我小弟了。”
  
  她生木哥儿时,远没有张桂芬产二胎这般顺利,说是距离生死只差一线也不过分。
  
  要不是卫渊准备的比较充足,只怕即使没有林噙霜的从中作梗,卫恕意也很难挺过那一关。
  
  只是就连卫渊也没意识到,卫恕意生产之后,盛家就去往京城了,卫恕意虽然留在扬州一段时日,可毕竟是心思不定,不得静养,因此落下了病根。
  
  因此,卫恕意担心卫渊知道此事后,可能有怪罪盛家的念头。
  
  虽说盛竑待她一般,或者说盛竑待谁都是如此。
  
  但明兰与木哥儿都毕竟姓盛而不是卫。
  
  卫恕意担心,要是因为自己,使得盛、卫两家势同水火,将来待木哥儿长大了,只怕木哥儿也会比较难做。
  
  不得不说,大姐卫恕意还是像从前一样,总是善于先为别人思考,再去考虑自身处境。
  
  “府里还有些上等的人参、鹿茸,待大姐走时带上一些。”
  
  “明兰,这几日,你在家务必照顾好你的娘亲。”
  
  张桂芬对这位大姐很是敬重。
  
  因为她们卫氏三姐弟里,只有端庄贤淑的卫恕意说话,卫渊会去听。
  
  像平时,卫如意说话,卫渊都是爱答不理,毕竟这姐弟俩自幼就斗,但自幼都对大姐心生敬畏。
  
  倘若卫恕意真有个三长两短的话,张桂芬简直都不敢想象,届时,卫渊会是怎样的一个心态。
  
  ——
  
  话说待卫渊刚回到京城,正准备回家看看自己的两个儿子,宫里就来人将他截下。
  
  说是韩相、文相、张辅三人已经齐聚宣政殿。
  
  官家也让他去,四人共议国策。
  
  如今,整個大周朝廷,除了官家之外,就属这三人身份最为显赫。
  
  来到宣政殿以后,照例,卫渊坐在一旁,先听三人之间的讨论,
  
  “改制三十万边军是大事,稍有不慎,万一引起哗变,该如何是好?”
  
  “韩相多虑,只不过是为了整合边军,更利于指挥而已。”
  
  “军队编制改革尚是小事,这卫侯爷说,不仅要改编制,还要裁军,让一部分上了年纪的将士返乡务农;”
  
  “还要在地方上招募青壮年,还要以年限制,凡招募士兵,只可在军中待十五年左右,十五年之后,由各地方指挥军事司统一安排返乡务农;”
  
  “还有,要让各州县最高军事长官、诸指挥使,以三年为一任期,任期满时,由吏部、兵部、殿前司、枢密院共同审核,调任他州或者升任.”
  
  “虽然在极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地方官吏做大、贪污等行为,只怕也不利于调兵遣将与敌作战吧?”
  
  “.”
  
  最后一番话乃是文相所言。
  
  言外之意是,卫渊的想法与构思都很好,只怕施展起来,会事与愿违。
  
  其实说实话,如果不是担心赵祯会不同意军改,卫渊压根就不会将地方长官三年一任这个念头提出。
  
  或者是让各大禁军指挥使对调。
  
  因为这样在一定程度而言,可能会影响卫渊的布局。
  
  比如,种谔表示要依附卫渊,种谔实力来源于驻扎在延州一带的‘种家军’。
  
  那么一旦让各大地方长官、军指挥使对调,这就变相的削减了种谔的权力,种谔一旦受到影响,卫渊在延边的谋划自然也会受到冲击。
  
  只是不这样做,赵祯又不放心放权给地方长官与边将。
  
  如今,吏部的意思,卫渊无法左右。
  
  但是,兵部他能说上话,殿前司是归自己统辖,枢密院那边刚上任的枢密副使吴奎只要不搞乱子,这所谓的三年一任期一事,倒是可以搞。
  
  在大周,地方官吏贪污受贿情况层出不穷,有一个极大原因,就是某些地方官吏自知,终此一生,都难以升迁。
  
  要在这个地方为官做到死了。
  
  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待久了,总会有些朋友,这些就是实力。
  
  或被朋友所影响,或是想为自己谋点所求,渐渐有些地方官吏,就干脆做起了土皇帝。
  
  卫渊提出的这个法子,也让韩、文二人眼前一亮,若是以延边为试点,真能推行下去,何止冗兵的问题可以解决?只怕就连冗官的繁杂,也能得到些缓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