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出发、临别叮嘱
第三百一十七章 出发、临别叮嘱 (第1/2页)在赵策英一声疾呼后。
赵宗全也是第一时间反应了过来。
而后立马往后退去。
那刺客见状,又是一副舍身忘死的姿态朝赵宗全冲了过去,迎面一刀,正好顺着赵宗全下意识抬手格挡的姿势,划开了其衣袖。
赵策英依仗着一身甲胄,快速解决掉自己身边的刺客,而后又是一扭身,径直将自己父亲身前的刺客挡了下来。
两边的下人见状就要围过来帮。
“全都给我停住别动!违者格杀勿论!”
有了方才的阴影,赵策英自是不敢赌眼前这群下人里还有没有刺客,当下这种情景更是没有时间去辨认,于是索性便不用他们帮忙了。
有甲无甲的差距可谓是天差地别。
不多时,赵策英便将最后一个刺客擒住,想要借此问出幕后之人。
“说,是谁派你来的?”
面对赵策英的连声质问,那刺客却只是轻蔑一笑,根本不屑回答。
“你已是阶下囚,还不老实交代!”
气不过的赵策英登时邦邦几拳下去,就要严加拷问。
这时,那刺客突然说话。
“要不是今日突然来了一群混账,乱了我们的计划,不然当下怕是你在我膝下讨饶了!”
说实话,此刻刺客的心里十分憋屈。
其实他们此行来的并不止这么些人,只不过按照头领制定的计划,率先让他们六个最忠诚的刺客,作为内应先入目标人物府上,只待寻到赵宗全父子出门的好时机,便与外面接应的人里应外合。
到了那时,眼前父子都是瓮中之鳖,十死无生。
结果谁曾想,今日竟不知从哪来了一伙蠢贼!
他们本见今晚另有一伙人来袭,造成了混乱,就想趁着府内混乱的时候,直接完成任务。
所以在来这儿之前,他们便先行杀死了同厢房的下人。
但谁知道,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就想趁着混乱之际,直接取了这父子俩的项上人头。
结果那群贼人竟然直接跑了!!
你们跑了,我们怎么办?
六位还在府里的刺客,一时间全部都是满脸黑线和问号。
他们来时已经杀了人,而那伙贼人撤离的太过迅速,以至于他们现在根本出不去。
若是等会儿开始盘点人数,他们随时都有暴露的风险。
与其留在原地等死,还不如搏一搏!
静默半晌后。
也不知是谁起的头,他们混在人群里,前仆后继的上了。
就落得了现在这个结果。
而身为死士,在被擒住的那一刻,结局就已经落定了。
趁着赵策英因为自己一番话愣神之际,刺客当机立断,迅速咬开了藏在嘴里的毒包。
回过神来的赵策英还要追问,却见刺客嘴里已经开始流出黑血了。
将一切处理妥当后。
书房内。
赵策英和赵宗全开始复盘今夜的两拨敌袭。
“首先,这两伙贼人定不是同一伙人,所以孩儿以为,密诏之事,恐怕当下在别人眼里,并不是什么秘密。”
赵宗全轻轻点头。
方才那刺客的临终之言,他在一旁也是听到的。
就算那刺客不说,他也能猜出这是两伙不同人。
实在是行事风格差距太大。
一个像是敷衍任务式的,与其说是刺杀,更不如说是“提醒”。
而另一个则是生死搏命。
“其中必有一家是京城里的那两位!”赵宗全思忖一番后,缓缓开口道。
“是的,父亲!”赵策英跟着点头道。
而后赵策英脸上又是迥异于赵宗全的担忧,反而是神色振奋道
“父亲,我们上京吧!”
闻言,赵宗全登时诧异地回过头,面露不可思议道:
“你说什么?”
“父亲,孩儿说上京!”
赵策英眼神坚定,开口道:
“前头那一伙贼人暂且不论,就单单后头那一波刺客,虽咱们暂且不知是京城里的哪位,但我们大可把这事告到官家面上啊!”
“你说什么胡话呢!”
赵宗全的第一反应,便是拂袖道:
“我们现下都在别人眼皮子底下看着呢!在自家府中,自身安危尚且不能保证,更何况去路途遥远的汴京?”
“到时恐怕就不止一波刺客了,我们恐怕是要凶多吉少,能不能活着走到汴京城都两说!”
赵宗全当即温声开口道:
“我们这些日子只需躲一阵儿,等官家确定太子之位归属,届时大局已定,自然是安全无忧。”
赵策英却不认同自家父亲的观点。
“可是父亲,若是今日刺客是‘太子’派来的还好,多半只是来警告我们一番,不让我们对帝位产生幻想,错过这一次,多半也不会再费力了。
可是,您想没想过……”
“若是这刺客,是其中失意者派来的呢?”
赵宗全闻言眉头一皱:
“此话是何意思?”
见赵宗全肯听自己解释,赵策英心中一松。
他自是不愿意放过这千载难逢的“进步”机会。
再加上有了今日夜袭,这更是让他踌躇满志,看到隐约出现的曙光。
“父亲,你想一想,若是今日之事,是出自那位痛失太子之位的手笔……”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已然失去了太子之位,又为何要来袭杀我们这样的更后位的人选?”
赵宗全登时面露惊疑,赫然转头与赵策英对视一眼:
“你是说……”
“没错!”
赵策英肯定点头,目光炯炯道:
“无非是他不甘心失去这百年难遇的机会,所以要冒险走一步险棋!”
“而他又不希望自己被人坐收渔翁之利,所以这才想要清除后患!”
这便是今夜刺杀后,赵策英心中第一时间浮现出来的念头。
他心里一万个希望,今夜的幕后主使是争储的失意者!
这就意味着,他们父子,就有渔翁得利的可能!
而且,当下理由也是现成的!
我才刚刚受到了官家密诏,后头就有人来刺杀和抢密诏,我心里担心社稷安危被奸人所蒙蔽,为此不顾自身安危,特来面见陛下。
这怎么不算合理呢?
这理由虽有些牵强,但只要不是行为上触碰了“反”意,那最后最多也就是被官家责罚几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