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第 10 章
10 第 10 章 (第2/2页)还比如有人嘴角上方有一颗大痣,这特征肯定也会记录下来。
至于杨秋三叔没了左胳膊这种情况,这个特征更是会被记录下来。
在这样严谨的户口信息登记中,想作假,不可能。
等到每家每户的人员信息登记完成之后,接着每一户的财产状况也会要求详细登记下来。
对于富人来说,他们家有多少奴婢,多少田地,家里有多少牛车马车,有多少铁制农具等,只要是值得起钱的,这些都算钱。
清查每家每户的财产是为了做什么呢?也是为了交税,在汉代叫户赋,简单来说就是资产税,
如果你家财产价值一万钱,那每年就要交税127钱。
不过你以为户赋只针对富人吗?不,每家农户也有资产税。
但农民那么穷,也叫有家资?
不不不,你家房子价值多少钱,织布机价值多少钱,家里的陶罐,养的家禽猪狗鸡鸭,甚至残忍一点,你家有多少件衣服鞋子柴火,这都可以算钱。
这在汉朝每种东西的价钱都是有固定底价的,然后统计完成之后禀报给官吏。
当然,这种事情自然不会每家每户核查,那工作量太大了。
所以不能得罪里正,因为你得罪了他,他反口就说你隐瞒家资,那不就完了?
而经历了这样一番家产统计,再之后看着胥吏开始征收田赋口赋算赋,杨秋直接麻了。
她家目前三口人,阿娘肚子里那个还没有生下来,不算。
按照汉律,口税23钱,所以杨秋人头税有23钱。
杨东和张晚是成年人,所以交的是算赋,一个人是120钱,两个人就是240钱。
所以杨秋家人头税需要263钱。
当然,这一年到头的税赋还不只是如此,按照汉律,他们家的户税也得交。
在官吏那里,她家家产算贫穷的,所以一年户赋32钱。
但这还没有完,因为狗日的汉家天子不做人,原本田租是交粮食的。但是汉桓帝的时候要求每亩地加赋10钱,汉灵帝的时候再加10钱,据说是要修宫室。
所以杨秋家20亩地需要每年400钱。而作为汉家天子,升斗小民每年还要给天子交献费,每年63钱孝敬给天子。
到这里为止,已经需要交758钱了。
但还有一个大头没算进去,那就是徭役制度。
徭役制度分为更卒、正卒、戍卒。
更卒又有两种,居更,践更。
居更是指在本县服役,一般是修墙挖渠之类的,需要免费下苦力一个月。
践更是指在本县之外的地方去服役,一般就是到郡府了。
可是实际操作中,每年哪里需要这么多人服役?又不是每年都要修墙挖渠。
所以由此产生了一个制度,那就是更赋。既然不需要人服役了,你就没有履行义务,你这个叫过更,所以又要上交300钱。
而汉朝服役他是男女公平的,男的女的都得给我下苦力,所以杨秋家更赋就是600钱了。
接着就是正卒、戍卒,正卒是去都城给朝廷当兵,这个待遇好,但几率小,选的都是壮士。
戍卒,那就是成年男丁每年到边疆戍守三天,居住在雁门郡还好,去边疆他近啊。
但对于中原和南方人来说,到边疆戍守,路上走都得要一两个月,还要自备路费和干粮。
所以这个制度基本实行不下去,最后就衍生了替人戍守这个活。
庶民不去戍守,但边疆还得有士兵守啊,所以一年交300钱就免了戍卒这个义务了。
然后这么一算,杨秋家758钱,加上更赋600钱,戍卒300钱,最后一年要交1658钱。
但税赋不只是如此,田租每年需要十税一,就是你每年种地的粮食上交十分之一。
当然,汉家天子曾经有过三十税一,但这些年天子没钱,改了!
杨秋家20亩地,按照制度,田地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杨秋家都是中等田,中等田属于定额征收,一亩地2石粮食。
不管今年收成好不好,反正20亩地,那就是一年40石粮食,给朝廷田租最后就是要上交4石粮食。
最后家里就只剩下了三十多石粮食,这还是丰收的年头。
然而一个成年人一月要吃1.5石粮食,一年就是18石粮食。
杨秋家两个成年人,那就要36石粮食,但交了田租家里都还没这么多粮食?更何况还要留种。
所以一年到头,杨秋一家才每日饥饿着肚子,因为粮食不够啊。
当然,你肯定要问,粮食都不够吃,那1658钱是怎么交上去的?
自然是家里养的猪鸡鸭给卖了,杨秋家养猪和鸡又不是为了自己吃?
然而,这些卖了都还不够。所以还需要杨秋阿娘织的布,把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卖了,这才勉强能凑够税赋。
实际上大部分时候是凑不齐的,因为遇到暴虐的官员,还有数不尽的苛捐杂税。
所以年年都有人卖儿卖女卖地,到最后不是饿死,就是卖了自己做大户人家的奴隶。
这不就完美闭合了嘛?
官府收税,因为交不起,农户先把田地卖给豪强,之后再把自己卖给豪强作奴隶。
所以豪强可不喜欢清官,还是贪官好,可以给他们增加财产。
于是,杨秋就在这穿越的第一年里看透了这个世道。
她麻了。
难怪是王朝末年,这样民不聊生的世道,这还不造反?
黄巾起义可不是张角多牛逼,而是升斗小民真的已经活不下去了。
但凡还有一口饭吃,农民都不会跟着张角造反!
这糟心的世道,毁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