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鱼儿已上勾(加更,求月票)
第九十九章 鱼儿已上勾(加更,求月票) (第2/2页)“起喀吧。”胤禑十分有趣的望着年羹尧,看样子,他和年家二妹感情真不错。
这家伙几次被拒见之后,居然敢拦胤禑的道,胆子确实够大。
“十五爷,卑职不是要饭的叫花子,请您老明察。”年羹尧硬梆梆的话,掷地有声,硬气十足。
胤禑的脾气,从来都是吃软不吃硬。
既然年羹尧想玩横的,胤禑当即拉下脸,冷冷的说:“滚一边去!”故意摘下了马鞭,绕着手指转圈,恐吓的意味极其浓厚。
年羹尧有职无爵,胤禑却是响当当的愉贝子,让他滚开,就必须滚开。
太子喜欢拿鞭子招呼人,主要是,他被康熙惯坏了,脾气来了就想动粗。
胤禑虽然不是太子,但是,他若是拿鞭子抽了年羹尧,也是抽了白抽。
康熙再欣赏年羹尧,又怎么可能和胤禑相提并论呢?
说起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实际上,除了议亲、议贵等例外,还要看在康熙那里的受宠程度。
年羹尧终于变了脸色,知道怕了。
被红得发紫的胤禑拿鞭子抽了,年羹尧真没信心告赢御状。
“十五爷,还请善待奴才的二妹,求您了!”
求人总得有个求人的态度吧?
你小子,又不是学不会弯腰?
哼,在爷的跟前,也敢装大尾巴狼,那是自己找虐。
“赶明儿个,送五千两银子过来,给你妹妹置办几身新衣裳。”
年羹尧为啥敢经常流连于青楼?
还不是因为,他爹年遐龄当了十几年的湖广巡抚么?
“成!”年羹尧面露喜色的满口答应了。
区区五千两银子而已,就获得了胤禑这里的敲门砖,超值啊!
胤禑和老八不同,他即使是圣眷甚隆,也从不结党。
每天,出门上值,下值回家,永远都是两点一线的平实生活。
在热河的各种交往宴会,办得如火如荼,却都没有胤禑的身影。
真正的聪明人,大事必须不糊涂。
只要结了党,所谓的圣眷甚隆,过不多久,就会变成朕甚厌之。
大毒舌康熙,只要在气头上,啥都敢骂,啥都敢说。
实话说,若不是康熙对良妃,骂得太难听了,把老八逼急了,康熙末年的整个朝局,也许早就明朗化了。
泥菩萨还有点土性呢,何况是羽翼丰满的八贤王呢?
年羹尧麻溜的骑马滚了,滚得心甘情愿,滚的得偿所愿。
如今的年羹尧,即使再狂,也是无根的奴才。
老八那里的红顶大员,没有几千也有好几百,轮到年羹尧上桌子的时候,就只剩残羹冷饭了,分不到多大的利益。
所以,年羹尧的打算,和李煦大致相仿。
既然看不清楚未来的前景,不妨多面下注,免得啥也捞不着。
所以,年羹尧和老八、老大和老三,都交往甚密。
甚至有段时间,年羹尧还想往太子的跟前凑。
只可惜,胤禑主持的抄捡东宫,把他给吓坏了。
回别院之后,胤禑正想把年氏叫来,培养一下感情。
就见乌林来了,小声禀道:“爷,京里来人了。”
所谓的京里来人了,除了老四之外,还能有谁?
因老八监国,老四留在京里蹲着,兄弟两个见不着面,就只能暗通书信了。
来人带来了老四的亲笔信。
老四的信,乍一看,就是寻常的问候信。
实际上,等胤禑拿出特殊的玉制缺格模版,往书信上面这么一套,信里的真实意思,瞬间跃然于眼前。
呵呵,监国的老八,有些得意忘形了,居然改在了贝勒府里办公。
据说,这是八福晋的提议,获得了老八的的积极响应。
另外,老四在信里说,老八的府上,养了一个妖道,到处说什么,王上加白。
胤禑将老四的书信,凑到了蜡烛跟前,充分引燃之后,信手扔进了火盆之中。
先点蜡烛,再看密信,不仅是胤禑,就算是老四,也一直保持着这个良好的习惯。
前明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受崇祯的指使,暗中和后金议和。
不成想,陈新甲百密一疏,没有及时销毁议和的密函,导致了严重的泄密事件,被恼羞成怒的崇祯砍了脑袋。
教训是异常惨痛的。
试想一下,若是陈新甲不马虎大意,真和后金议和成功,避免了两线作战的战略劣势,让前明腾出手来专心围剿闯贼,大明也许可以撑到崇祯死后的中兴?
PS:怀着感恩之心,加更了。